面對全球人才競爭,台灣吸引國際學生的優勢為何?台灣國際文教創新交流協會公布網路問卷調查顯示,高品質的教育、安全的環境以及學習華語的機會,會讓他們考慮來台,以往台灣常訴求「更可負擔的學費」及「地理位置便利」,較未獲受訪者重視。

台灣國際文教創新交流協會執行長洪志衛認為,「其實(國際學生)還沒有來到台灣,所以對於這個台灣的地理環境是比較陌生的。」

台師大國際長劉以德則表示,「可負擔的學費或許不占很大比重,可是相對來講他們付出的學費,對比他們受到的教育的品質,相對來講是CP值非常高的。」

有意出國攻讀學位的受訪者,最看重大學是否具備獎助學金、全英課程和優良教學品質。被問及行政院將在今(2024)年啟動新型專班,由國發基金提供最多2年的「產學獎助金」和企業提供生活與實習津貼,高達86%的國際學生表達申請意願。

清大全球長嚴大任指出,「他(國際學生)不用繳學費,然後每個月又有拿錢,如果這樣我覺得他們會想來,這些學生來也是業界他們想要的。」

新型專班會是招生誘因,也因政策規定,參與者得留台工作2年,對留才應有所幫助,至於畢業後的規劃與期待,國際學生最希望能進入合適產業。

洪志衛對此表示,「積極的去整合一些畢業之後的就業機會,我相信對於留下這些優秀的外國學生來講是相當有幫助的。」

協會指出,台灣的學校有蠻好的條件,如何把資訊更有效的讓海外學生知道,並且更積極整合海外學生感興趣的就業機會,及早讓他們知道,對吸引他們來或留下來是很大幫助。